影響者營銷平台的未來:研究專家的 5 大預測
已發表: 2022-07-25隨著社交媒體的發展,影響者營銷已成為公司宣傳其產品的關鍵方式之一。 隨著消費者轉向社交媒體平台,企業了解影響者在影響購買決策方面的潛力。
影響者營銷在過去幾年中引起了很多興趣。 事實上,在過去三年中,谷歌搜索“網紅營銷”的次數激增了 1500%。 在橫幅盲目和廣告屏蔽的時代,以及影響者效應和支出增長的速度,影響者營銷正在重塑行業,創新營銷人員正在擴大投資。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影響者營銷的好處,他們準備投入更多資金,特別是在社交媒體上。
未來從影響者營銷中可以期待什麼
根據 Influencer Marketing Hub 進行的研究,63% 的營銷人員計劃在今年增加他們的 KOL 營銷預算。 因此,一般來說,影響者營銷和網絡營銷將繼續存在。 但是影響者營銷的未來會怎樣? 就像所有其他營銷方法一樣,隨著新技術和趨勢的出現,它將不可避免地發生變化。
讓我們看看我們可能期望看到的一些未來行業發展。
- 刺激新的社交媒體平台
正如過去兩年受 Covid 影響的年份(2020 年至 2021 年)所證明的那樣,我們始終有更多社交媒體平台的空間。 主要由於席捲全球的大流行,人們無所事事地呆在室內,TikTok 度過了成功的歲月。 TikTok 並不是最近出現的唯一新社交媒體應用。 2020 年,基於音頻的社交應用 Reels(Instagram 的 TikTok 競爭對手)和 Clubhouse(不再僅限邀請)進入市場。 儘管 2021 年沒有新平台起飛,但新的社交網絡無疑將很快出現。
當 TikTok 於 2020 年初起飛時,有影響力的人就在那裡,在網站上吸引了追隨者,並與品牌合作製作贊助帖子和廣告。 隨著 2022 年的進展,影響者和營銷人員將越來越多地使用 TikTok。 平台還從大流行的經歷中吸取了教訓,使企業更直接地製作和推廣品牌內容以及客戶在平台上購物。 這些模式將持續到 2022 年。
隨著新的社交媒體平台的出現,將大力推動由人工智能驅動的影響者營銷平台,以及新的和實驗性的媒體形式。 CGI 中的影響者已經開始嶄露頭角。 隨著技術的發展,影響者將創造更多形式的具有病毒潛力的高度可共享的內容。
- 微影響者將繼續崛起
影響者營銷趨勢來來去去,但現在,微型影響者在該行業引起了很多轟動。 這些影響者的追隨者通常更投入並渴望嘗試他們最喜歡的微影響者推薦的商品和服務,即使他們可能比更重要、更知名的影響者擁有更少的追隨者和更小的明顯受眾。
品牌開始明白,有時候,少即是多。 任何影響者營銷活動的成功不僅取決於社交媒體關注者的數量。 因為他們購買了很多虛假的追隨者,影響者的互動率很低。 另一方面,微影響者的社交媒體粉絲較少,但會努力與目標人群保持密切關係。 因此,他們的社交媒體帖子獲得了更多的互動。 與擁有大量社交媒體追隨者的知名影響者相比,微型影響者的成本更低。 未來,網紅營銷將以微網紅為主。

- 真實性將超越完美。
最近對“正版”內容的需求非常旺盛。 為確保他們代言的商品與受眾相關,影響者必須謹慎對待他們為品牌製作的材料。 社交媒體的目標不再是提供精美的圖像。 TikTok 的內容流非常真實和真實,有助於創作者分享更多的日常生活和幕後現實。 他們專注於實際和原始素材,而不是過濾器。 它吸引了他們的追隨者,並且更具相關性。
企業和創作者之間的未來合作夥伴關係會產生不太明顯的促銷內容,這將受到品牌的追捧。 這種真實的內容將塑造影響者營銷的未來。
- 增加內部影響者計劃
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和營銷公司了解與影響者合作的價值,他們正在尋找創新的方式。 他們還意識到,更強大的營銷需要與有影響力的人建立長期關係。
內部影響者計劃是影響者營銷的未來方式。 與人建立關係是內部影響者營銷的主要目標,而不是傳播材料。 此外,這種安排使公司和影響者能夠更直接地協作。
內部影響者提供的忠誠度和相關性是其他影響者無法比擬的品質。 結果,他們的建議顯得更加真誠和真實。 這些特徵將決定影響者營銷在未來的發展方式。
- 更多指導社交媒體影響者營銷的法規
影響者營銷曾經因不道德和不道德而受到可怕的批評。 在意識到不公平的商業行為後,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於 2017 年開始打擊網紅營銷。聯邦貿易委員會還發布了維護消費者最大利益的規則。 影響者必須按照這些規則披露他們與品牌的聯繫。 影響者必須說明他們是在撰寫有償評論還是在接收補充產品。 在他們的社交媒體帖子中,他們使用#impartneringwith(brand) 和#ad 等標籤。 這些關於影響者營銷的新規定標誌著附加規則的開始。 影響者營銷將強調在未來保持消費者的高度信任。
作者簡介
Snehal Kamble 是 Straits Research 的內容策略師。 她還擅長搜索引擎優化、社交媒體營銷和內容寫作。 她熱衷於寫作和閱讀。 她常駐印度,自 2020 年起擔任自由撰稿人。您可以在 LinkedIn 和 Twitter 上與她聯繫